固原热线 > 军事 >

飞鸣镝,穿越历史的天空

2021-05-13 21:55 编辑:   作者: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英雄营”官兵进行等级转进。刘川摄

北京,西长安街。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兵器大厅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在一架U-2飞机的残骸前驻足。

残骸上,3512编号依稀可见。一旁,静静陈列着当年击落它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

眼前的场景,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光辉岁月——1962年,组建不久的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一举击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震惊全球。此后,年轻的中国地空导弹兵又先后击落4架U-2飞机。

首都郊外,空军上士杨皓翔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他所在的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英雄营”,就是那支曾创下众多奇迹的神秘部队。

因为训练繁忙,杨皓翔未曾有机会去军博。但是,作为“英雄营”史馆的一名兼职讲解员,他多次凝视那张飞机残骸的照片,自豪地讲起先辈的传奇故事。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时光流转,这些历史化为弥足珍贵的胜战基因,成为官兵练兵备战的精神动力。穿越历史的天空,新时代,“英雄营”铿锵前行!

一次打胜仗后立下的规矩——

“成绩属于过去,今后从零开始”

营史馆里,一只焊点斑斑的电熨斗吸引了新兵的目光。

“敌机被打下来后,残破的机翼散落在大地上。战士们用捡回来的RB-57D机翼残片改造出这只电熨斗……”杨皓翔的讲解,将刚下连的战友带进那段耳熟能详又惊心动魄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祖国防空能力十分有限。1958年,我军第一批地空导弹部队组建。1959年10月7日,首批组建的地导某营一举击落RB-57D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1964年,国防部授予这个营“英雄营”称号。

2017年,杨皓翔从警勤连调入“英雄营”。当初,他也是从“电熨斗的故事”开始了解这支功勋部队。受到英雄前辈事迹的鼓舞,这名曾经的警卫尖兵主动申请学习雷达专业,还参加了营史馆讲解员的选拔。

一张历史照片,深深地印在了杨皓翔的脑海中——当时,部队驻扎在蚊虫肆虐的郊野。营党委提出“以阵地为家,以艰苦为荣”的口号。官兵们用石头子把这10个大字,砌在通往阵地的入口处。

国土防空那些年,官兵们在几十万公里的漫漫征程中展开“地空游击战”。五下江南、六上西北,转战几十个阵地,蹲山沟、走戈壁,风餐露宿是他们战斗生活的常态。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英雄营”击落了RB-57D和U-2高空侦察机,给敌人以极大震慑,为祖国领空铸起了坚不可摧的盾牌。

然而,打了个大胜仗,营里却召开了反思会。营党委会形成“一切从零开始”的决议,自下而上开展了一次反思检讨式的战斗总结。此后,“成绩属于过去,今后从零开始”成为“英雄营”官兵的座右铭。

担任讲解员后,深受前辈事迹感染的杨皓翔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从零开始’就是奋斗者的姿态,我要向被评为‘最美奋斗者’的老营长岳振华学习!”

不到两年,杨皓翔从雷达专业的“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他还琢磨出一种快捷高效的装备伪装方法,将战斗准备时间大大缩短。这件事,他每每说起都特别开心。

一张发黄奖状引发的思考——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凭一项战法获得全国科技创新一等奖,在任何部队都值得骄傲。营史馆里,一张发黄的奖状见证着“英雄营”的荣耀。

“为表扬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特颁发此奖状,以资鼓励。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第一眼看到这张奖状时,不少官兵都感到惊讶。

20世纪60年代,我国首次击落U-2侦察机后,敌人在飞机上加装了告警装置。面对敌人装备升级,官兵们潜心攻关,创新出地空导弹“近快战法”,为再次击落U-2做出巨大贡献。

营长文晓亮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他悄悄来到营史馆,凝视那张发黄的奖状。“忠诚不是一句空话。当年,我们的前辈用一次次胜利书写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今天,我们同样要靠胜利践行这份忠诚。”文晓亮不止一次和搭档袁天姣感慨,那张发黄的奖状不亚于一堂党课,既生动又深刻。

如何才能胜利?这堂“无声的党课”告诉“英雄营”官兵: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过去‘近快战法’的出炉,就是军事民主的结晶。创新不只是技术骨干的事,普通官兵同样大有可为。”文晓亮说。

部队铁路输送时,如何将装备武器快速定位在火车平板上,一直是地空导弹部队面临的难题。前不久,“英雄营”工程师高文井找到了更快更好的解决方法。

曾荣获全军“首届军事建模竞赛”一等奖的高文井,牵头研发出“铁路装卸载辅助定位装置”。借助这个装置,驾驶员可以根据距离及角度信息,实现车辆快速准确定位。

指挥控制舱中,一排排指示灯不停闪烁。排长张鹏飞紧盯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数据,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按键上快速移动。此刻,他使用的这套控制系统中,搭载的是自己编写的程序。

近年来,全营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活动。大到制作假目标、吊装定位法,小到接地电阻更换螺丝、改进夜间指挥手套……50余项由官兵提出的技战术创新成果陆续应用于实战。

随着时代发展,地导部队在转型升级中面临诸多考验。过去是“千里打游击”,让装备“动”起来;如今是“体系一张网”,让部队“联”起来。

新形势下,官兵们思考的问题更多了:地导部队作战模式从单打独斗到组网协同,防空反导的战术战法该怎么变?装备性能不断升级,如何才能实现人装最佳结合,打出武器装备临界值?

一张奖状引发连锁思考,引发连续效应。从发明创造到战法创新,“英雄营”官兵群策群力、大胆革新,点燃战斗力提升的新引擎。

一件旧工装带来的触动——

“心怀使命,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

通县路、上饶路、向塘路、漳州路……“英雄营”营院里,立着一块块大石头,标识着脚下道路的名称。

2021年4月的一天,一级军士长蒋大力带着新驾驶员复训归来。走在“通县路”上,这名老兵回想起多年前的一次“相遇”。

2009年国庆前夕,导弹车驾驶员蒋大力和战友在北京阅兵训练基地集训。一天,他外出维修装备,无意间经过通州区一个偏僻的地方,四周全是鱼塘。

看到一座纪念碑耸立时,蒋大力突然反应过来:这里正是“英雄营”首次用导弹打下RB-57D飞机的地方。

和“通县路”一样,营区所有道路的命名都选用历史上部队曾战斗过的地方。蒋大力说:“我们地导部队是‘车轮上的部队’。前辈们行军数万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高山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我最想做的事,就是驾驶发射车去我们曾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

调整改革后,“英雄营”训练时间和强度明显增加,课目训练从严从难。带领新驾驶员复训期间,蒋大力驶过的路程累计超过两万多公里,遇到的危险状况也不在少数。

“再苦再累再危险,放到使命的天平上称,都是值得的。”蒋大力心中,最能体现“英雄营”精神的是一套旧工装。

历史上,“英雄营”曾是一支神秘部队。为了隐蔽,官兵们穿着石油勘探队队员的衣服,辗转在祖国大江南北。他们中很多人远离故土,一辈子隐姓埋名。

“心怀使命,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蒋大力曾从图书室借回一本《飞鸣镝——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反复阅读。如今,那本书早已被他翻得卷起了毛边。书中记录的那段地空导弹兵的光辉岁月,令“英雄营”传人深感责任之重。

入伍28年,蒋大力共参加5次大阅兵。现在,他是营里的天线收发技师,也负责驾驶员培训。2019年10月1日,他参加了自己军旅生涯中最后一次大阅兵。

那天下午两点多,蒋大力和战友们驾驶导弹车回营。看到沿途热烈欢呼的群众,蒋大力心里无比感动。

“有这样的人民,就有我们打胜仗的底气!”在一堂党史教育课上,蒋大力分享了他的感受。“‘思想红、技术精、作风硬’是我们多年形成的营魂。历史上我们‘拖着导弹打游击’,‘党让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都是为了人民而战!”

秉持这样的信念,老党员蒋大力每次接装都冲在一线,学习起来像个小学生,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为了顺利完成实战化演训任务,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精益求精”。这位老兵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战友。

参军前,新兵周世雄就喜欢阅读军事杂志,对武器装备发展很感兴趣。现在他的目标是努力考上军校,为部队贡献更多力量。

2021年初的一次体能考核中,周世雄多项课目成绩优良,却因一门课目成绩拖了后腿,总评成绩记为不合格。

周世雄一度有些心灰意冷。不过,看着营里年纪最大的老班长蒋大力在训练场上依然斗志昂扬,他两手提着几十公斤的弹药箱,深吸一口气,快速向前冲去。

军人的价值和使命相连,英雄的称号与责任相系。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英雄营”官兵时刻准备着用新的战绩续写新的荣光。(张雷 卫雨檬 高思峰)


资讯标签: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