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热线 > 科技 >

洋码头CEO曾碧波:死磕巨头 不怕价格战

2018-05-12 20:40 编辑:   作者: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作为一家垂直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的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这也给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带来了新的烦恼:投资人变多了是真的,每天都安排得很满,大部分投资人都想在上市前入股,大家都非常直接,“好多投资人都说,可能两、三年前不一定会投洋码头,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洋码头能拿出实际盈利的数据出来,这给了投资人很大的信心。”

  “去年洋码头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是跨境电商行业领域近两年唯一拿到C轮融资的企业,今年公司有在接触投资方,目前还没有结果。”曾碧波在上海市静安区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前沿产业园新办公楼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坦言。

  据传,此次融资或可能是洋码头上市前的最后一笔融资。曾碧波表示,公司目前还不太看重估值,业务做好比较重要,对当下来说,实现盈利是比较重要的目标。

  今年实现全面盈利

  独角兽名单出来之后,不少原先低调踏实做事情的公司,瞬间被镁光灯所包围,而洋码头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这样的估值,也给洋码头带来了更多的投资人,“以前也一直有投资人,不可否认,独角兽名单之后,投资人更多了”。从股权结构来看,经过前面几轮融资,曾碧波及其团队仍掌控着公司50%以上的股权。

  对于上独角兽名单一事,曾碧波笑称,这还是朋友告知的,之前洋码头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个估值,事实上,按照他的观点,证监会对大型的市值超过2千亿元的海外企业回归A股名单是很确定的,而第二批估值较大的如滴滴、美团等也是非常明确,类似洋码头企业,是属于第三类的范围,也即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有地方政府扶持。

  “现在说公司估值有多大,实际上没有实际用处,打个比方,现在估值30亿美元,上市之后肯定要到100亿美元,但这需要公司的业务和战略来支撑,所以说,公司现在不太看估值,看业务多一些。”

  事实上,现在投资人都非常冷静了,从跨境电商行业来看,是处于中场阶段,但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到下半场。“现在投资人比较重视企业是否能盈利,商业变现通道如何,”曾碧波表示,而洋码头今年的目标则是实现盈利,从现在交出的数据来看,要达成这个目标没多大问题。

  拓展业务线

  具体到业务方面,洋码头的商业模式以买手制平台模式为主,而这个商业模式的特点就是供应链很灵活,商品非标、个性化,这也是洋码头区别于其它跨境电商的最主要特点,也是公司最主要的行业壁垒所在。

  “一个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具备长期的造血能力,”从目前来看,洋码头应该是具备了,C2C模式就是收取平台上买手的交易佣金,在曾碧波看来,收买手佣金其实是更好地保证了优质买手。

  据了解,今年洋码头还将继续深入全球供应链整合,全新布局B2B业务,为产业内更多企业赋能。

  之所以会补充这一块,曾碧波主要是考虑的是上述两块业务对现有业务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在补齐业务的同时,企业的员工规模却并未大肆扩张。“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做不同的事情,比如在此前2014年、2015年是行业大规模扩张额时候,战略也会比较猛一些,现在到了2018年行业要做的是练内功、讲求人效和盈利能力。”

  死磕竞争对手

  在曾碧波看来,目前类似天猫国际这种巨头依靠平台流量优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基于社交场景的扩张模式,这是他们所缺乏的。

  在垂直型的跨境电商中,社交场景不是基于内容,而是基于买卖的社交,这属于弱关系,换句话说,微信社交基于人和内容,而电商社交前提是以货物为主,能否建立信任感最终看货品本身。

  接下来的两、三年社交场景发生变化,洋码头的策略就是:跟着微信生态圈跑。例如,公司团队已经在做砍价、拼团等业务,并在 3月份上线,之所以保持低调,是想看推广结果如何。

  而接下来515、618的大促,洋码头也有自己的打法,并且直接与电商节死磕,还将全面点燃小程序。

  对于选择直面巨头竞争,曾碧波表示,这里的死磕并不是拿自己的短板去与巨头直接竞争,而是拿自己的优势去比,比如说,“洋码头是买手模式,就不会在一开始选择B2C或B2B直接与巨头进行竞争。”

  “打价格战也并一定要烧钱,我们供应链做得很深。”曾碧波称, 2018年下半年,公司的策略是拖巨头下水,用自己的优势与巨头死磕。(本报记者 刘斯会)


资讯标签:

相关报道